Wednesday, November 16, 2005

澳門第四屆「東亞運動會」後記 (一)

運動會從來都不只是運動:古代的運動會用來展現人體的美,近代的運動會則是政治經濟權力的戰鬥場所。金牌的數目代表國家的榮耀,能承辦大型運動會則是地方經濟發展的指標,更認為是龐大的廣告遊客收益和基建項目的來源。
理論上,運動會的主角是運動員,但並不代表運動會是專為他們而設。當然運動員似乎都滿心期待著運動會的來臨,以讓他們大顯身手;但同樣他們都承受很大的壓力,壓力是來自多方面的,既有自我超越的壓力,也有教練的壓力,更有國家的壓力,他們的生命,就在這黃金的歲月裡燃燒。勝利者,固然名留青史,或至少在生命裡,給自己留下了值得老來炫耀的記憶;但失敗者呢?
如果有一個運動會,是專為運動員分享運動的歡愉,而不只是勝敗的歡愉,一定有人話:「嘩!好悶喎!冇激烈的比賽,冇破世界紀錄,邊度好睇呀!」就是了,運動會是做給人看的,而不單是為運動員而設的。
現代人最喜歡說:「有競爭,便有進步。」這「進步」可圈可點。我抱著敬畏的心情佩服各位運動員,他們都好像鬼上身似的,持著打不死的精神,每天燃燒自己的脆弱生命,幾乎忘了世界的各種快樂,最終就是要在一個像客棧的運動會裡,發揮自己的那團火。包括:曾在「東亞運動會」舉重項目中跌到、並受在場觀眾恥笑的那位運動員,我會永遠懷念你。

No comments: